半岛体育app前身
新闻动态

一场大会激活千年文化基因

发布日期:2025-10-12 16:10    点击次数:199

  

一场大会激活千年文化基因

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系列综述之一

夜色里的澧水河,竹筏首尾相连,龙灯蜿蜒起舞。光影与水雾交织,仿佛让人穿越古今。

9月15日,首届海峡两岸(湖南)旅游高质量发展大会、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在慈利县开幕。一场水上板板龙灯夜游展演,让千年文化DNA被点亮、被唤醒。在这一刻,张家界贴上了“山水奇观”之外的全新文化标签。

此次大会以“市场主体活起来、本土文化火起来、特色文旅强起来”为愿景,把“文化”作为撬动发展的关键支点。

展开剩余86%

从资源盘点到场景表达,从静态保护到活态创新,张家界正在探索一条从“山水奇观”迈向“文化胜地”的新路径。

系统梳理资源 文化底色愈加清晰

文化基因的激活,首先在于摸清“家底”。

走进慈利县非遗保护中心,墙上挂着“非遗地图”,册页摊开,板板龙灯、慈利渔鼓、九子鞭等257项非遗项目清晰可见。

这片有着2000多年建置史的土地,曾长期被外界熟知于“张家界的后花园”。散落在村落山间的非遗资源一度“养在深闺人未识”,缺乏系统保护。

2017年以来,慈利县将非遗保护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,构建“政府主导+专业机构+民间组织”的立体保护体系。随着旅发大会召开,一场系统梳理全面展开。

——成立非遗保护“智囊团”,统筹文旅、农业、教育等多方力量;

——制定12项保障制度,设立专项经费,推出“最严守护令”;

——打出“五个一”组合拳:列清单、做规划、建场馆、育传人、推线路。

……

如今,慈利已有1处省级非遗村镇、5处市级传习所、6处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,成功申报1个国家级、11个省级非遗项目,非遗保护实现从“碎片化”到“体系化”的转变。

文化底色,还写在红色基因里。

在苏维埃溪口区政府旧址、中共老棚谢家嘴支部旧址,一件件革命文物、一段段感人故事,把人们带回烽火岁月。今年5月,在岩泊渡镇一处红军旧址,文物人员正小心加固墙体。“这旧址装着红军故事,要赶紧加固,不能让记忆‘受委屈’。”工作人员说。

截至目前,慈利37处红色教育基地已完成系统保护。慈利县纪委监委还开展专项监督,推动文物征集、资金管理等机制建立,确保“红色家底”代代相传。

历史文脉、土家风情、红色记忆,共同构成慈利厚重的文化肌理。今天,这份文化底色愈发清晰可辨。

创新场景表达 文化IP融入体验

如果说资源梳理绘就了“文化基因图谱”,那么场景化表达就是让这些文化基因真正“活”起来。

夜幕下,澧水河化身天然剧场。

500米长的板板龙灯在水面起舞,220面土家战鼓齐声擂响,澧水号子、打硪号子震彻夜空。灯光秀与无人机矩阵交织,勾勒出“古韵+科技”的生动画卷。

舞台之外,场景化表达在景区持续上演。

在溪口古镇,“穿越市集”重现土家婚俗、古法榨油;

在茶马古道遗址,甑蒸茶技艺再现千年匠韵;

《茶马雄风》以200余场实景演出再现驼铃古道;行进式实景剧《九歌·山鬼》,把屈原神话搬上山水舞台;

红岩岭景区,将杜心五武术与绳索运动结合,打造“功夫研学”;

五雷山之巅,“云海太极”表演让观众屏息凝神。

“看得见、玩得转、学得到”,这种全方位的沉浸式体验,让文化真正融入生活。

文化IP的价值,也在市井烟火中被放大。在放马洲公园,夜游“龙灯夜宴”把非遗变成全民狂欢。舞龙人、摊贩、市民、游客同场互动,非遗从“玻璃橱窗”走进“寻常日子”。

数据显示,板板龙灯夜游单场吸引数万游客,《茶马雄风》年观众突破30万人次,非遗集市直接带动文旅消费数亿元。

红色文化也“破圈”焕新。慈利县博物馆里,扫码听故事成了“网红打卡”;“初心之旅”串联37处红色基地,讲展览、走路线,既学历史也赏风景。

今年,慈利共推出4条精品红色线路,“探星火之源”“忆烽火岁月”“循红色印记”“读香樟古韵”,备受游客青睐。

文化上场,体验入戏,文化成为第三届张家界旅游发展大会和慈利县最亮眼的风景。

推动活态传承 文化创新面向未来

资源盘点是基础,场景表达是桥梁,活态传承才是文化创新的未来。

本届旅发会的一大亮点,正是青年创作者的广泛参与。

旅游商品创意大赛征集500余件作品,涵盖植物染织、慈利杜仲雄花IP、板板龙灯等方向。两岸青年设计师、文创人、自媒体人以创意为桥,把古老文化转化为时尚“潮玩”,把非遗工艺融入日常生活。

在展销会现场,土家织锦被“织”进现代潮流。绣片变成耳饰,花纹印上运动鞋,图案出现在背包文具上,传统工艺由此走进朋友圈,也走进千家万户。

在灵溪谷非遗体验基地,大学生们学习扎染,边拍短视频边做手机壳、抱枕套;在龙潭河镇,非遗传承人李承锋带着“00后”学生舞龙制龙;在洞溪,七姊妹剁辣椒换上小罐便携装,开发新口味,成为年轻游客的“伴手礼”。

此外,杜心五武术走出课堂,办起“功夫夏令营”,还叠加“非遗武术+国防教育”,让孩子们在拳脚间体悟家国情怀。

“文化只有被年轻人喜欢,才是真的活了。”非遗传承人如是说。

保护传承,让文化“留住”;场景创新,让文化“看见”;活态表达,让文化“常新”。

一场大会,串联起文化的过去、现在和未来。张家界,正用自己的方式,书写“以文塑旅、以旅彰文”的文旅融合崭新篇章。

来源:掌上张家界

发布于:北京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统筹做大“蛋糕”与分好“蛋糕”

Powered by 半岛体育app前身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